迄今制备纳米微粒的方法已有几十种之多。按照纳米微粒形成的途径,可分为两大类,即由粗大颗粒经破碎而成为超微粒的粉碎法和由原子、分子或离子通过成核、长大而形成超微粒的造粒法。根据所用原料物质状态的不同,又可分为固相法、液相法和气相法三种。根据超微粒形成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成分生成,还有人将其划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。粉碎法通常是利用机械手段逐步将金属或合金大颗粒研磨成细粉。是固相、物理方法的典型代表。气相法则是通过诱导原料气体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固相物质微粒后将其收集起来,属于化学造粒法。
纳米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的具有全新结构的材料,是指由极细晶粒组成、特征维度尺寸为1nm—l00nm的单晶体或多晶体。由于极细的晶粒,以及大量处于晶界和晶粒内缺陷中心的原子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、小尺寸效应、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,纳米材料与相同成分的微米晶粒材料相比,在催化、光学、磁性、力学等方面具有许多奇异的性能和新的规律,因而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。近年来,人们对纳米材料的制备、结构、性能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。科学家们已经将纳米材料誉为“21世纪zui有前途的材料”。
液相法是从化学溶液中生成、提取超微粒。根据原料成分及制备手段上的不同,既可以是物理方法,也可以是化学方法;既可以是造粒法,有时也可以是粉碎法。